發現自己對自己的家鄉並不那麼熟悉,這是我出社會後多年後的感覺。
原本從出生到國中畢業期間,我的小小世界就是員林,沒有汽車、沒有摩托車沒有...,只有11
號公路和一台哥哥以前在騎,後來有摩托車後轉給我騎的腳踏車,那小小世界 就是那麼丁點大。
從小學校旅行外,和逢年過節到親戚家拜訪外,好像出彰化的機會很少,若有的話也沒那個記憶了,
只記得曾經和國中同學搭著火車到台中第一廣場上打過保齡球,是個標準的宅女,從小父母也教育著
我們,出外一定要穿鞋子,不可穿拖鞋、涼鞋之類外出,或者不可在同學家吃飯,所以記憶中,幾乎
餐餐都在家裡或學校當中渡過,那是我的童年。
也許也就因為這樣吧!在五專讀到台中學校後,便愛上了社團生活和台中繁榮的逢甲夜市,出
社會後,假日多半和朋友逛街、參加活動豐富的生活,回到員林的家也多半就待在家中,叫我出門
到鎮上走走,好像也變得沒那麼必要,只覺得怎麼員林數十年如一的生活,再怎麼逛總是那些地方。
自己能行動自由地移動時,卻也少了探索家鄉的意願,若有朋友來訪,我一時之間也不知有哪些好吃
好玩 隱藏版景點,歲月一過也過了10幾年。
這幾個月回到了─回到從小到大的員林,也少出門,是乎真有種人親土親的味道,每當出去散步
,可愛的街坊鄰居總會親切地和珍珠媽聊上幾句,讓我興起了 走路看家鄉的念頭。(其實是自己還不
能開車、騎車的假文藝),也發現了一些許的味道和新鮮感。
這幾天,都和媽媽吃完飯後,趁著陽光紫外線不大,太陽尚未的黃昏,走走停停,看看週邊風景。
那天是要到後院採些地瓜葉的,不過去的時候早已都沒有,果然...手腳不快是不行的
就從後院開始~
早年在阿公很有活力的小時候,是佈滿各種植物,現在...只是一堆雜草罷了。
(潮溼的廢木頭,在養分充足情況下,自成菇園,雖然只有一朵,也是園)
(躲在咖啡豆樹蔭下的貓,很少見到我,正在觀察我是誰吧!
是家中每餐好食物的饕客,家中的貴賓,媽媽絕不會忘了牠和那一窩的小貓)
(那木頭下的空位,就是 貓 一家人 最愛的小窩 ,至少還有三隻小白貓)
(我最愛的媽,剛洗好澡頭髮還有些半溼,就被我拖出來曬太陽的珍珠媽)
整個庄的大廰是附近居民每逢拜拜、過節的聚會場所,大家都
這裡的人們,都喜歡在家前面有些盆栽或種些植物
(這是一株茂盛的盆栽,不是樹,卻有眾多的果實,可真是營養足...)
(人家是一串串的葡萄,有人家是一串串的愛心在門口,似乎也代表著 家鄉的人很用心對待每個人呢?)
(來個愛心大特寫,好想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哦!)
(走到一半,跟我說 它要罷工的拐杖,似乎也悄悄地替我宣告 我腳快好了 不需要它了,
哈~讓我和媽媽兩個人在那邊笑到不行,後來快把螺絲鎖好,才不會被其他人看到的白痴現象)
(玫瑰花誰說愈大朵愈好,其實小也有小的巧,大小如10元硬幣的玫瑰)
用手機簡單拍的照片,果然沒辦法拍得很美,或許這也是種味道 哈~失焦的矇矓美嗎?
(沒想到員林─芭藥和楊桃的故鄉,也有石榴的行踨)
(金桔樹,原來也可以長得那麼高風亮節,頗有一種雅人居士的孤獨感)
(回程中,就像珍珠媽說的,他特愛看到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植物,而這就是在大樹下的實證)
吃飽飯後,散步之旅,輕鬆又自在
[尋根之旅]
第二篇;員林後院的點點滴滴
第三篇:向左走黃昏到夜晚的風景
第四篇:1.5小時馬拉松繞境散步去